我決定將我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的故事完整地記下來.....78

. 顯示和隱藏文字特效

 

 

老人在地上刻下的字是:“再堅持一下,馬上就到目的地了。” 


 

我起初真的是打算不再跟著老人繼續走下去了,但是當我看到老人所寫下的字以後,我的心裡又開始猶豫了。


 

我轉回頭看向自己的身後,我真的不像繼續再走下去了,但是現在看來我卻已經沒有退路了。


 

再一次轉回身,看向老人,此時他臉上又浮現出了另外一種表情,那是一種看似稀鬆平常的微笑,不過因為我看到了之前這個老人那種一閃而過的陰邪眼神,此時此刻這種平常的笑容,在我的腦海當中看來也不再是那麼平常了。


 

我決定先好好考慮一下,因此採用了一個緩兵之計,對老人說道:“老人家,我有點累了,咱們先休息一下您看行嗎?” 


 

說完這句話,我也不管老人同不同意,直接就彎下身子坐在了地上的台階上。


 

老人並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,看到我坐到地上了之後,便卸下了自己身上裝著弓箭的箭袋,放在了身旁,然後同樣坐了下來。


 

但是他的坐姿很奇怪,如果我們一般人在相對的平地上坐下來,要么就是腿在身前蜷起來,或者說盤腿坐下來,肯定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坐法,怎麼舒服怎麼來。


 

但是此時老人的雖然是盤腿坐在地上,但是他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,再將右足置左腿上,上身挺的倍儿直,雙手各自搭在對應腿的膝關節上,手心、腳心全部朝上。


 

我相信一般的正常人是不會選擇這麼坐在地上,因為不論是從看起來,還是自己實際演練,一般人都不會覺得這種姿勢會讓人覺得舒服。


 

可是我卻明白,一般人通常是不會這樣坐著的,這麼坐著的只有一種人——出家人。


 

這種坐姿在中國的本土的佛教和道教當中都有,也不用說誰模仿誰,誰抄襲誰。


 

在佛教沒傳入中國之前,中國也還沒有道教的時候,民間只是流傳著一些方術士和隱者的傳說,我想那時候咱們中國的修行之人一定有著自己的一些打坐方法。


 

後來佛教傳入中國,兩種文化結合在一起,這種坐姿才逐步統一,所以現在根本分不清哪些打坐方式才是本土老祖宗傳下來的。


 

而這種坐姿在佛教當中被稱之為金剛跏趺坐,在道教當中被稱之為五心朝天。


 

何為五心?


 

手心、腳心、頭頂心。


 

但是現在這種坐姿舒不舒服,從何而來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,我現在更關心的是,這個老人為什麼會選擇這種坐法?


 

難不成他信佛?


 

再仔細琢磨琢磨,他或許也是信道的。


 

佛教和道教雖然說是兩種不同的宗教,但是從本意上,這兩個教派的性質完全可以用殊途同歸來形容。


 

帶著這樣的疑問,我問道:“老人家,您是出家人嗎?” 


 

老人微笑著點了點頭,我繼續追問道:“老人家,您究竟是佛教中人?還是道教中人呢?” 


 

這一次老人搖了搖頭,沒有回答。


 

這種不回答的方式反而讓我更加疑惑了,從他的穿著打扮上來看,他既不像是佛教的僧人,又不像是道家的道士。


 

這實在是太奇怪了。


 

文章部分已隱藏,請按【閱讀文章】 顯示全部文章  


...(【閱讀文章】 )

目錄  第71回 第72回 第73回 第74回 第75回 第76回 第77回 第78回 第79回 第80回


按讚 是一種 美德 轉發 分享 是一種 境界 你有什麼想法嗎?? 快留言!!

本篇文章取自網路,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告知,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撤除



本站小說章節所有內容均由粉絲提供,本站只做轉文,如果有能力,請到 起點支持正版小說